
??正義網黃岡4月9日電(通訊員徐夢)“互聯網+”時代,傳銷手段也隨之“升級改版”。打著“新零售”的旗號,以網絡營銷、購物返利為噱頭,吸引人們投資無人超市,發展下線。借高額返利之名行傳銷之實,僅幾個月時間,涉案金額就高達四千余萬元。2019年2月26日,湖北省蘄春縣檢察院以涉嫌組織、領導傳銷活動罪對犯罪嫌疑人薛某某、高某依法向縣法院提起公訴。
??網絡搜索“
新零售” 踏上傳銷不歸路2018年3月初,薛某某想做共享零售,在網絡上搜索到“鏈城億購”無人超市信息,并通過該信息的微信號加入了“鏈城億購招商群1”。在“鏈城億購”APP平臺上投入998元購買一單產品便可成為會員,平臺上的產品價格均為998元的倍數,每投入998元即為一單。投資10單產品成為銷售主管,投資20單產品成為銷售經理,投資50單產品成為銷售總監。每個賬號最多只能投資40單,若要達到高級別就要發展下線或自己注冊多個賬號,若推薦的下線中有6個總監,就能成為榮譽董事,榮譽董事可拿傘下所有投資額的1%作為獎勵。
??對該項目有一定了解后,薛某某便注冊成為會員,之后又開始著手推廣“鏈城億購”。3月中旬,薛某某到四川成都鏈城科技有限公司實地考察了一周,更覺得“鏈城億購”項目可行,于是追加投資,很快變成了銷售總監。此時他意識到,只有更多地發展下線,推薦其他人成為會員,才能賺更多的錢。他便將“鏈城億購”的消息發布到百度推廣及優酷視頻上,后有很多人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系上他。薛某某將注冊二維碼分享給那些對“鏈城億購”項目感興趣的人,令其注冊在自己的線下,很快他就做到了榮譽董事級別,成為了公司里“業績”最好的幾人之一。至此,薛某某踏上了一條傳銷的不歸路。
??高額返利藏陷阱 違法犯罪不自知
??2018年3月底,微信朋友圈里“鏈城億購”的項目吸引了高某等人,高某的朋友王某(另案處理)看到項目推廣信息后聯系上了薛某某。聽薛某某介紹相關情況后,高某、王某等人決定經營該項目,并用高某的手機號注冊一個賬號,大家共同管理。其他人在高某賬號下分別注冊賬號購買產品,并將款項通過微信、支付寶等方式轉入高某賬戶。高某做好記錄并向上線薛某某報單,薛某某將激活幣(報單幣)轉給高某,高某再用激活幣為下線會員激活賬號。
??為增加收益,高某作為群主組建了一個名為“鏈城億購信息交流群”的微信聯絡群,在群中大肆宣講該項目的前景,很快微信群人數多達400余人。
??2018年7月,“鏈城億購”APP平臺已不能進行提現。而此時,高某等人所發展的會員層級已達5層70余人。
??2018年7月,蘄春縣公安局民警接到報警,報案人稱其在“鏈城億購”APP上購買產品,最開始每天可獲得返利并進行提現,但現已無法提現。民警到四川鏈城科技有限公司去調查時,發現該公司已人去樓空。
??經查,“鏈城億購”APP上的產品均高出市場價格數倍,但平臺承諾的高額返利卻讓多數人趨之若鶩,以致于參與人員越來越多,被騙金額也越來越大。短短三個月內,薛某某賬戶所收到的資金已達4000余萬元,純獲利1900萬余元。